相对剩余价值的提升是个别生产者通过提高个别生产率逐步实现的,由于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个别生产者提高生产率并不改变该商品的社会价值,但是既定时间下更高的个别生产率会提升个别生产者的产量,最终提高生产率后的总价值超出原生产率总价值的部分即超额剩余价值。
如一家制鞋厂工人每小时生产8双鞋,其中耗费的生产资料价值为16元,工人创造的价值为16元,则8双鞋的价值为32元,每双鞋的社会价值为4元。为了获取更多剩余价值,该制鞋厂效率率先提高一倍(如开发出新技术、制造出新机器等)即工人每小时生产16双鞋。此时,生产资料价值为32元,工人创造的价值仍为16元,此时商品的总价值为48元,每双鞋的个别价值为3元。但每双鞋的社会价值仍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单位厂商效率的提升不影响该商品的社会价值,所以此时该制鞋厂每小时生产鞋的社会价值为16*4=64元,每双鞋的社会价值4元,并按该价格销售。此时,资本家可以从每双鞋中获得超额剩余价值1元,16双鞋可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共计16元。
4.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的关系
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两者都延长了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增加了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的基础,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绝对剩余价值为起点的。
两者在资本主义不同时期的作用有所不同:在资本主义的初期,由于技术与工具提升的限制,资本家主要剥削工人的绝对剩余价值。随着技术的积累、工具的革新,并加以限制工作时长法制的健全,剥削工人对相对剩余价值变成了主要方法。
在实际操作中,这两种方法是互相结合、互相补充的。
例题1:(单选)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都是依靠( )。
A. 延长工人工作日而获得的
B. 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获得的
C. 降低工人的工资而获得的
D. 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而获得的
【答案】D。解析:绝对剩余价值会延长工人工作时间,相对剩余价值是改变工作时间中必要劳动时间与剩余劳动时间的比例,不增加工人的工作时间,故A错误;绝对剩余价值没有提升劳动生产率,而相对剩余价值需要提升社会劳动生产率,故B错误;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两种情况工人的工资即劳动力价值以及对应的必要劳动时间均不变,故C错误。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都增加了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绝对剩余价值是直接延长工作时间,在必要劳动时间维持不变情况下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而相对剩余价值是总工作时间不变压缩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增加剩余劳动时间。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例题2:(多选)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关系是( )。
A.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增加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生产出来的
B.绝对剩余价值是相对价值生产的起点
C.两者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不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时期所起的作用不同
D.两者不是互相排斥的,资本家总是尽可能周时使用,以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答案】ABCD。解析: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作为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两种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关系看,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两者都是靠延长了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增加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的物质技术基础不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上起着不同的作用。两种方法不是相互排斥的。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BCD。
扫描左侧二维码或者手动搜索 ynszyfks ,关注【云南三支一扶考试】微信公众号。
省份 | * |
---|---|
姓名 | * |
电话 | * |
微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