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 > 三支一扶 > 备考资料 > 考试热点 >

三支一扶时政热点:AI加持传统行业艰难起步

2019-07-31 10:28:14 来源:中公教育

助力与破局

在传统企业转型过程中,AI公司多是在扮演助手一角

得知江超的具体情况之后,一位AI行业的专业人士表示,“真正有技术积累的AI公司,在与传统企业合作时,多是以平台的形式出现,为企业提供成熟的、一整套的解决方案。企业还可按实际需求选择不同的产品组合,没有想象中那样复杂。”

也就是说,在传统企业转型过程中,AI公司多是在扮演助手一角。底层的生态和平台已经事先搭建完毕,传统企业是否有专业的研发团队不会对后期的使用造成影响,因为只需在前端给出指令,自然就会收到相应的反馈。

拿江超感兴趣的智能电话客服举例,餐饮企业海底捞早在2016年就开始关注这一领域,当时选定的合作方是科大讯飞。海底捞有一个最为紧要的需求就是,解放电话客服,提升服务水平和用户体验。

据悉,海底捞店内的智能服务产品包括有智能服务员、电话机器人等,每天接待顾客高达5万人。其中,电话机器人综合应用了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语义理解等技术,已经能够实现自动接听电话,理解顾客意图,并给出相应的回复和处理。

“在客服机器人上,我们和海底捞的需求有些相似,比如网上订房以后的二次确认,电话咨询地址,周边交通信息,当天是否有房,房间楼层,是否沿街,订房用户几点到店等琐碎的信息,希望能够交给AI,从而解放人力去做更多有价值的工作。”江超表示,“开源节流”,节约人力成本的同时提高效率,就是他们希望部署的产品类型。根据海底捞官方透露的数据显示,在接入科大讯飞的电话机器人之后,其话务量提升38%,客服质量提升50%,人员管理效率提升40%,数据分析价值提升80%,在客服这一项成本上每年减少1000万元。

一个典型的场景是,原来在用餐高峰时间,电话客服需要处理很多电话预定、确定等位时间、推荐附近门店等琐碎的问题,而现在交给电话机器人进行初步分拣以后,很多重复和繁琐的工作可以交由机器人来完成,呼叫中心的客服则能够解放出时间和人力来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服务。

尝到了甜头,海底捞在AI领域的部署也越来越深入。以开新店为例,海底捞每间餐厅需要800-1000万元投资,传统的方式是公司根据以往经验来选址,一般1-3个月达到盈亏平衡,但大多数餐厅要6-13个月才能收回投资,这对于快速扩张的海底捞来说是一笔非常大的投资,2017年这项开支达到15.18亿元。在借助了阿里云AI算法以后,用数据来解决以往凭借经验选址带来的问题,不仅能够减少 “坏店”的比例,还提升了门店的开店效率。

就在2017年11月底,海底捞与阿里云合作推出的App“千人千面”也正式上线,其特别之处就在于能够通过大数据“认识”每一位不同的顾客,记住会员不同的口味和喜好,为顾客提供更为个性化的饮食定制服务。

AI对于教育行业的渗透要更早一些。2016年,比尔·盖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经这样说道,对绝大多数学校而言,教育仍是陈旧的“一刀切”,一个老师对一个班的学生传授同样的知识,不管每个学生各自的学习能力和进度如何。但AI可以改变这个弊端。

当然,开发者们真正摸到门道还是在最近这一两年才有质的进展,期间也经历了无数的试错和探索。比如新东方与科大讯飞的合资公司“东方讯飞”发布了基于AI的学习产品——RealSkill,针对托福、雅思考试的口语和写作进行智能识别和批改;在此之前,新东方更多是通过投资、合作来布局,去年才开始成立自己的AI研究院,进一步深入布局上下游的产业链。好未来的路径也颇为相似,去年7月,其宣布成立AI Lab及脑科学实验室,着力点则是希望通过AI技术来建立标准化、公平化的多维度课堂质量评价体系。

资本也毫不掩饰对这一领域的青睐。据亿欧网统计,2018年上半年,有60家以AI为方向的教育企业获得融资。它们中的绝大部分并非是AI底层技术的拥有者,而更多是将技术和应用成功落地于教育的某个分支中的企业,比如VIPKID、洋葱数学、百词斩等。

硬币的另一面

AI并非“即插即用”的产品,如何实现AI全周期应用链与企业内部业务的融合,这是开发者们所面临的一大难点

“理想丰满,现实骨感”,杨利似乎看到了硬币的另一面。

杨利所在的硬件公司从2017年到2018年推出了多款AI硬件产品,包括智能音箱、早教机器人等,但由于用户体验不佳,均以销量惨淡收场。作为一家在硬件领域已经有数十年积累的硬件代工工厂,多年来它一直靠“追风口”走得顺风顺水,这一次却栽了。

“AI+硬件需要非常大的资金和精力的投入,选择靠谱的技术支持方也很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企业内部的投入,以及转型AI的决心,如果只是为了追风口,那么,很快会从上面掉下来。”杨利有些感慨。

的确,AI并非是“即插即用”的产品,企业不能简单通过购买智能的方式将其部署到自己的业务中去,虽然AI等技术要素以及行业解决方案已经很成熟,但真正的执行,数据对接、流程等复杂的工作却需要在企业内部完成。如何实现AI全周期应用链与企业内部业务的融合,这是开发者们所面临的第一大难点。

其次是短期内资金投入巨大。以AI+教育行业为例,经历了2017年资本和创业者的疯狂之后,AI+教育一度被吐槽成“有史以来最贵的一场试验”。一方面是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AI+教育产品仍然不能算得上是最终形态,有相关数据显示,国内贴着AI标签的在线教育企业在400家以上,却有70%的公司面临亏损。

第三是AI行业的迭代也很快,对传统公司人员的技能有很高要求。“我们IT部门基本没有太符合要求的,如果上马AI首先要将技术团队大换血。”

江超表示,传统酒店行业对AI新技术的投入并没有那么多,但AI的部署对数据、运营都有着极高的要求。

拿杨利的公司举例,旗下早教机器人所使用的语料库数据都是由技术服务方提供的,公司的团队最长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都没有更新过语料,更别提产品迭代和维护了。目前很多零售卖场部署的导购机器人,可能经常会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就是因为其语料的积累还不够丰富,而只有用户不断使用数据与之交互,机器人才能够更好地实现语义理解上的突破。

更要命的是行业的浮躁和一贯追风口的心态。比如当初一窝蜂做智能眼镜的那帮人,之后又一窝蜂去做智能手表,接着涌向智能音箱,如今又看上智能家居……

但不论怎样,对于传统企业来说,AI技术的应用,已经在推动行业实现变革。斯坦福大学的一篇论文显示,在AI技术发展可能会改变的六大行业中,交通运输行业作为非常重要的部分出现,而交通运输行业也被广泛认为将最先引爆AI技术的巨大变革;在医疗行业,大数据、AI已经能够帮助医生诊断决策、提升患者就诊效率等;在电力行业,采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利用巡检无人机对电力设备进行检测,巡检覆盖率可超过85%,降低了操作人员风险,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在金融行业,智能客服、智能网点、智能营销、智能运营、智能风控、智能识别等技术已经在不同的场景落地和应用,推动者主要是大的商业银行和各类主流金融企业,在这一领域拥有众多解决方案的科大讯飞就服务过包括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在内的十几家金融企业。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新一代AI发展规划,到2030年,中国将实现AI核心产业规模超过一万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0万亿元。不仅如此,从百度到阿里,从科大讯飞到商汤,围绕AI开发者生态的搭建也日趋成熟,尤其是在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迈进的下半场,AI似乎正在开启传统企业开发者群体的黄金时代。(熊雯琳)

文中江超、杨利均为化名

信息来源:http://theory.gmw.cn/2019-07/20/content_33013788.htm

原作者:熊雯琳

原标题:AI加持传统行业艰难起步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更多信息关注:云南基层公职考试   云南三支一扶考试

扫描左侧二维码或者手动搜索  ynszyfks ,关注【云南三支一扶考试】微信公众号。

热门推荐
公告预约
省份 *
姓名 *
电话 *
QQ
微信
备考平台
考前热搜

中公简介 | 中公荣誉 | 社会责任 | 媒体聚焦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支付方式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加入我们
Copyright©199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全国统一报名专线:400-6300-999 网校报名:400-900-8885 图书订购:400-6509-705
京ICP备10218183号-83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763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13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