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 > 三支一扶 > 备考资料 > 考试热点 >

三支一扶考试内容-时政热点:鼓起决胜全面小康精气神 书写历史新篇

2020-01-15 14:16:24 来源:中公教育

编辑推荐 云南省三支一扶考试交流群304318871

编辑推荐温馨提示:考生通过加QQ群、关注微信公众号“ynszyfks”可以和更多考友交流、获取更多备考资料、免费视频课等资料哦!

 【导语】云南中公基层考试网为方便考生进行三支一扶备考,为考生每日准备三支一扶考试资讯,报考指导,考试资料,考试模拟题等!

亮眼的成绩单为我们顺利实现各项目标打下坚实基础,也激励我们继续以攻坚之勇和“绣花”之功咬定目标、求真务实,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

广大党员干部勇于担当、善作善成,不图虚名、不务虚功,才能提升全面小康的“质感”和“温度”,取得扎扎实实的工作成效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新年的曙光,标注梦想新的起点。2020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华民族千年的梦想,将在我们手中实现。在跋山涉水的关键一程、漫长奔跑的冲刺阶段,尤需我们以求真务实的作风、精准有效的举措,创造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实绩。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回望2019年,秉持全面小康“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的务实作风,我们全面完成了年度脱贫攻坚任务。预计2019年减少贫困人口1000万人以上,340个左右贫困县脱贫摘帽,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基本完成;“三区三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2018年的172万减少到2019年底的43万,贫困发生率由8.2%下降到2%……亮眼的成绩单为我们顺利实现各项目标打下坚实基础,也激励我们继续以攻坚之勇和“绣花”之功咬定目标、求真务实,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一个“数字游戏”或“速度游戏”,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目标。只有以问题和效果为导向,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才能朝着目标不断迈进。比如,在脱贫攻坚领域,2020年时间紧、任务重,但决不能使脱贫计划脱离实际随意提前,更不能随意降低脱贫标准,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又如,在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各地区各部门需要充分考虑区域发展实际和群众生活实际,切忌搞“一刀切”“一阵风”。全面小康必须体现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现在老百姓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广大党员干部勇于担当、善作善成,不图虚名、不务虚功,才能提升全面小康的“质感”和“温度”,取得扎扎实实的工作成效。

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全面小康,必须符合科学规律和实际情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国家整体目标,实现这一目标是对全国而言的。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也是对全国而言的,并不要求每个地区都翻番,也不意味着不同地区、不同人群都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发展差距较大,生产力发展水平程度不一。要求全国各地绝对地“齐步走”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并不现实,要求近14亿人都达到同样的收入水平、过上同样的生活更不现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的问题是长期性的,攻坚期内不能毕其功于一役,但要有总体安排,创造条件分阶段逐步解决”“既不急躁蛮干,也不消极拖延,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确保焦点不散、靶心不变”。对困难和挑战做足准备,科学合理地制订计划,实事求是地推进工作,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根据自身实际完成既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我们才能如期建成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全面小康。

“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全面小康绝不是一时一地的小康,而是可持续、能长久的小康。因此,就要防止脱贫摘帽后工作放松的情况,避免出现撤摊子、甩包袱、歇歇脚等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防止返贫摆在重要位置。从要求贫困县党政正职要保持稳定、做到摘帽不摘责任,到探索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强化产业扶贫,再到加大培训力度、让贫困群众有稳定的工作岗位,一系列政策举措着眼长远、聚焦现实,多管齐下提高脱贫质量,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不断提升发展的可持续性,既是全面小康的题中之义,也是我们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必然要求。

重要的时间节点是我们的工作坐标。2020年,我们将见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中国历史乃至人类发展史上激动人心的重大时刻。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奋斗,我们就一定能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向新的伟大征程。

《 人民日报 》( 2020年01月03日 05 版)

信息来源: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20/0103/c1003-31532854.html

原作者:评论员

原标题:鼓起决胜全面小康精气神 书写历史新篇章

更多信息关注:云南基层公职考试   云南三支一扶考试

扫描左侧二维码或者手动搜索  ynszyfks ,关注【云南三支一扶考试】微信公众号。

热门推荐
公告预约
省份 *
姓名 *
电话 *
QQ
微信
备考平台
考前热搜

中公简介 | 中公荣誉 | 社会责任 | 媒体聚焦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支付方式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加入我们
Copyright©199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全国统一报名专线:400-6300-999 网校报名:400-900-8885 图书订购:400-6509-705
京ICP备10218183号-83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763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13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