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 > 三支一扶 > 备考资料 > 考试热点 >

2020云南三支一扶考试内容-时政热点:加快建设粮食产业强国

2019-12-03 15:01:47 来源:光明网

编辑推荐云南省公选遴选交流群 :615756489

编辑推荐温馨提示:考生通过加QQ群、关注微信公众号“ynlxks”可以和更多考友交流、获取更多备考资料、免费视频课等资料哦!

【导语】云南中公基层考试网为方便考生进行公选遴选备考,为考生每日准备公选遴选考试资讯,报考指导,考试资料,考试模拟题等!

中公三支一扶考试网老师今天为大家讲解时政热点中的生态部分《加快建设粮食产业强国》,帮助大家备考三支一扶公基部分。

作者: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 张务锋

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三省考察时,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在今年两会期间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抓住粮食这个核心竞争力,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在河南省考察时强调,“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做好粮食市场和流通的文章”。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论述精神,深入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必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加快建设粮食产业强国。

构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必然要求

今年5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强调,“加快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粮食产业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基础性强、涉及面广,实现由“大”到“强”转变,对于构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其一,加快建设粮食产业强国,是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办好头等大事、端牢中国饭碗的客观需要。作为有近十四亿人口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新中国成立70年来,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对世界也是一个巨大贡献。还要看到,中国人吃饱饭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的事,什么时候都不能轻言粮食过关了。粮食产业经济涵盖原粮到成品、产区到销区、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对粮食生产具有反哺激励和反馈引导作用,对粮食消费具有支撑培育和带动引领作用,是粮食供需的“蓄水池”和“调节器”。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征程上,要持续做强粮食产业,提高其整体性、系统性、协调性,筑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基础。

其二,加快建设粮食产业强国,是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更好促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现实选择。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将粮食产业发展融入到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之中,有利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增加对地方发展的贡献,充分调动农民种粮和地方政府重农抓粮“两个积极性”,形成粮食兴、产业旺、经济强的良性循环;有利于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拓宽增收渠道,助力脱贫致富奔小康。

其三,加快建设粮食产业强国,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粮食收储制度改革、做好做活粮食这篇大文章的有效途径。当前,粮食供求的结构性矛盾突出,部分品种阶段性过剩和个别品种产不足需并存。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粮食是篇大文章;粮食收储制度的改革完善,为加快粮食产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近年来,随着玉米价格形成机制的理顺,市场流通更趋顺畅,玉米加工业全面激活,达到了“一招活、满盘皆活”的效果。要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加快改善供给结构,做到全程优质、全链提升,为城乡居民提供质量可靠、品种多样的粮油产品,增加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

遵照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和重要批示精神,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意见》部署要求,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各级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连抓三年、紧抓三年”,各地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创造了许多好的经验做法。概括起来,就是聚焦“一个目标”、服务“两大战略”、坚持“三链协同”、建设“四大载体”、实施“五优联动”。

扫描左侧二维码或者手动搜索  ynszyfks ,关注【云南三支一扶考试】微信公众号。

热门推荐
公告预约
省份 *
姓名 *
电话 *
QQ
微信
备考平台
考前热搜

中公简介 | 中公荣誉 | 社会责任 | 媒体聚焦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支付方式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加入我们
Copyright©199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全国统一报名专线:400-6300-999 网校报名:400-900-8885 图书订购:400-6509-705
京ICP备10218183号-83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763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13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