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文学常识。
A选项《武陵春》李清照原文:“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对应正确。
B选项《夜雨寄北》李商隐原文:“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对应正确。
C选项《暮江吟》白居易原文:“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对应正确。
D选项《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原文:“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对应错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出自宋代·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故本题选D。
2.【答案】D。解析:“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出自宋代晏殊的《破阵子·春景》,描写的是春光的美好。故本题答案为D。
3.【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文化常识。73和84这两个岁数与我国古代的两位圣人孔子和孟子的死亡年龄有关。孔子生于公元前五五一年,死于公元前四七九年,周岁为七十二岁,虚岁是七十三岁;孟子生于公元前三七二年,死于公元前二八九年,周岁是八十三岁,虚岁是八十四岁。因为古代人的年龄都是以虚岁来计算的,所以孔子是七十三岁去世,孟子是八十四岁去世。故本题选A。
扫描左侧二维码或者手动搜索 ynszyfks ,关注【云南三支一扶考试】微信公众号。
省份 | * |
---|---|
姓名 | * |
电话 | * |
微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