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云南三支一扶考试内容-公基:《求是》杂志中实践与认识

2020-01-22 11:23:59 来源:中公教育

编辑推荐 云南省三支一扶考试交流群304318871

编辑推荐温馨提示:考生通过加QQ群、关注微信公众号“ynszyfks”可以和更多考友交流、获取更多备考资料、免费视频课等资料哦!

 【导语】云南中公基层考试网为方便考生进行三支一扶备考,为考生每日准备三支一扶考试资讯,报考指导,考试资料,考试模拟题等!

【例题-多选】学习掌握认识和实践辩证关系的原理,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我国古人关于知行合一的论述,强调的也是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如荀子的“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下列选项中与荀子观点一致的是( )。

A.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

B. “事必有法,然后可成”

C.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D. “知行相资以为用”

题干中荀子的“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大致意思意为没有听到的不如听到的,听到的不如见到的,见到的不如了解到的,了解到的不如去实行,学问到了实行就达到了极点。给我们的启示是不闻不见之道,不是真正的仁道,它的实行终将以失败而告终。我们应努力去践履正道,因为道就在我们身边,不去努力实践,仍然达不到目的,再小的事情,不去做永远也不会成功强调的是实践的重要性。

A选项中“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意为耳朵听到的不如亲眼看到的,亲眼看到的不如自己调查到的,自己调查到的不如亲手操作的。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与题干一致。

B选项中“事必有法,然后可成” 出自南宋朱熹《孟子集注》,意思是说,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相应的方法,找到方法,而后才能把事情做成。体现要抓住事物发展的规律,按规律办事情。与题干反映的不一致。

C选项中“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意思是从书本获取的知识和道理终究是非常浅显的,要想真正明白书中的道理必须亲自验证,即“实践出真知”。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当选。

D选项中“知行相资以为用” 出自王夫之的《礼记章句·中庸衍》,意思是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道出了知与行相互依赖、相互支持的辩证统一关系。也体现出实践与认识之间的关系,当选。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CD。

更多信息关注:云南基层公职考试   云南三支一扶考试

扫描左侧二维码或者手动搜索  ynszyfks ,关注【云南三支一扶考试】微信公众号。

热门推荐
公告预约
省份 *
姓名 *
电话 *
QQ
微信
备考平台
考前热搜

中公简介 | 中公荣誉 | 社会责任 | 媒体聚焦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支付方式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加入我们
Copyright©199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全国统一报名专线:400-6300-999 网校报名:400-900-8885 图书订购:400-6509-705
京ICP备10218183号-83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763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13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