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 > 公益岗 > 备考资料 > 申论 >

2019云南公益性岗位申论热点:幼有所育——学前教育

2019-12-06 14:57:36 来源:中公教育

编辑推荐云南公益岗招聘交流群:518216138

编辑推荐温馨提示:考生通过加QQ群、关注微信公众号“ynszyfks”可以和更多考友交流、获取更多备考资料、免费视频课等资料哦!

 【导语】云南中公基层考试网为方便考生进行公益岗备考,为考生每日准备公益岗考试资讯,报考指导,考试资料,考试模拟题等!

[提出观点]

推动“幼有所育”不断取得新进展,既关系到亿万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又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权威论述]

要多渠道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运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儿童托育全过程监管,一定要让家长放心安心。——李克强

多渠道扩大学前教育供给,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幼儿园,只要符合安全标准、收费合理、家长放心,政府都要支持。——李克强

学前幼儿教育是事关亿万家庭的民生大事,丝毫含糊不得,各有关部门要坚持问题导向,切实拿出管用的举措和行动,以满足人民群众“幼有所育”需求,让广大幼儿健康快乐,让父母安心放心。——李克强

[重要意义]

幼有所育是亿万家庭的期盼和需要。研究表明,科学的保育和教育对儿童终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脑科学的研究指出,早期环境刺激对大脑发育有长期而重要的影响,不仅影响脑细胞的数量,还影响脑细胞之间的链接。接受早期教育有利于儿童后来的学习,而社会经济地位弱势的儿童从中获益最多。因此,接受早期教育和保育,有利于改善人口在代际的社会流动,特别是促进弱势儿童的向上流动。学前期也是培养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研究甚至表明,3岁以下儿童在正规保育机构的入托率越高,这些孩子在10年后超重或肥胖的概率就越低。

幼有所育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的重要体现,也是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的题中应有之义。“幼有所育”的背后,是1亿多名学龄前儿童以及亿万家庭的保育和教育需求,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幼有所育”的提出,是满足学龄前儿童保育和教育需求、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与获得感的有效举措,也是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的题中应有之义。它意味着新时代社会建设工作的服务领域极大拓展,服务对象真正实现了国民全覆盖。它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未来一代健康成长的关心和期盼,也为新时代加强学龄前儿童的保育和教育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

[存在问题]

第一,学前教育发展滞后。

长期以来,我国3—6岁儿童的学前教育发展滞后,是教育发展的短板所在。与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学前教育资源总体上仍处于短缺状态,特别是群众看好的普惠性幼儿园,数量还需要有一个大的增长。学前教育发展还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此外,我国0—3岁婴幼儿的托育服务则更是处于起步阶段,与欧洲、亚洲许多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差距非常明显。同时受二孩政策的影响,使得新生人口基数的增大,同时由于毛入园率增加的政策要求,两个因素叠加,学前教育资源刚性需求的增大,入托难已成为各地面临的共性问题。

第二,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园所之间不平衡问题突出,优质普惠教育资源紧张。

学前教育方面,一是优质普惠资源不足。每个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就近入园,入一个优质幼儿园,入一个便宜的幼儿园。就近、优质、便宜,而我们现有的状况是在众多的幼儿园里面,普惠性幼儿园不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突出。

二是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幼儿园之间发展不平衡,东部和西部、城市和农村、公办园和民办园之间差距明显。特别是占据半壁江山的民办园,总体而言软硬件条件与公办园有不小差距。

三是学前教育财政保障和成本分担机制没有建立起来,特别是生均拨款、收费、资助一体化的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和普惠性民办园的补助标准亟须建立和完善。

四是教师队伍、保教人员的数量不足,水平不高。单是数量缺口,按照教育部最近的测算,从目前到2020年,学前教育缺100万名教师、90万名保育员。

扫描左侧二维码或者手动搜索ynszyfks,关注【云南三支一扶考试】微信公众号。

热门推荐
公告预约
省份 *
姓名 *
电话 *
QQ
微信
备考平台
考前热搜

中公简介 | 中公荣誉 | 社会责任 | 媒体聚焦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支付方式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加入我们
Copyright©199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全国统一报名专线:400-6300-999 网校报名:400-900-8885 图书订购:400-6509-705
京ICP备10218183号-83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763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13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