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 > 遴选 > 考试题库 > 模拟题 >

2019年云南公务员遴选面试每日一练

2019-07-12 11:47:00 来源:中公教育

【答题要点】

“熊孩子”这个代名词相信大家并不陌生,甚至对“熊孩子”是一个敬而远之的态度。社会上对如何教育“熊孩子”有不同的看法,我觉得对待“熊孩子”应该跳出家长权威与快乐教育的对立,不能一打了之更不能任其自流。

视频中的妈妈采取惩戒的方式来树立权威从而教育孩子,有部分人对该家长的教育方式是持反对的态度,其实他们反对也不是没有理由的。第一,如果当孩子放错误时就用体罚或者惩戒的方式进行教育,会让孩子心理产生阴影,自尊心受挫,甚至是家长与孩子之间会产生隔阂,不利于和谐家庭的建设;第二,过度的惩罚,会阻碍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沟通,甚至孩子会害怕犯错,在犯错的时候不敢让父母知道,从而演变出更为严重的问题;第三,会让孩子的价值观出现偏差,不利于良好性格的养成。认为只要采取“武力”就可以将问题解决,从而对父母的行为进行模仿。

这部分人更提倡的是要语重心长的跟孩子进行沟通,快乐教育,其实这样的方式确实有其可取之处。第一,可以跟孩子建立友好的关系,会让孩子更听的进去父母的教导;第二,可以让孩子还在在自己产生疑惑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父母进行沟通,避免问题的恶化,同时还通过父母的经验传授,让自己更好的成长;第三,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从而建立一个美满的幸福家庭。

但是“快乐教育”确实也有它的不足,例如如果孩子本性爱玩,这种方式就不能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因此题目中有另外一部分人支持视频中妈妈的行为,会觉得对待“熊孩子”应该要“打一顿”,其实也是有他们自己的考虑。第一,可以通过惩戒的方式让孩子注意到自己身上的不足,让他们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从而长记性,下不为例;第二,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树立家长的权威,让家长说话更有分量,当问题将要发生的时候,家长可以通过语言来阻止问题发生;第三,可以给周围的孩子一个警醒的作用,让其他的孩子引以为戒。

无论是“树立权威”还是“快乐教育” 的教育方法都有其可取之处,它们其实并不对立,在我看来,我们要尝试采取将二者有机统一的教育方式来对待“熊孩子”。第一,我们要把孩子放在与我们平等的地位上进行沟通,不能觉得孩子心智不成熟而小看了孩子本身的理解和学习能力;第二,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从孩子的角度找到他们这么做的原因,是为了发泄还是模仿他人的行为,只有找到最根本的源头,才能够起到更好的教育作用;第三,家长要起到一个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俗话说,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要以身示范;第四,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孩子的性格特点而有侧重的进行教育,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是非观、人生观。
更多相关信息请查看:云南基层公职考试   云南公选遴选考试信息

 

扫描左侧二维码或者手动搜索ynlxks,关注【云南公务员选遴考试】微信公众号。

热门推荐
公告预约
省份 *
姓名 *
电话 *
QQ
微信
备考平台
考前热搜
中公简介 | 中公荣誉 | 社会责任 | 媒体聚焦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支付方式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加入我们
Copyright©199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全国统一报名专线:400-6300-999 网校报名:400-900-8885 图书订购:400-6509-705
京ICP备10218183号-83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763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13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