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 > 遴选 > 备考资料 > 案例分析 >

2019云南遴选材料分析题:全民健身与体育产业

2019-11-19 13:57:44 来源:中公教育

[参考对策]

满足全民健身需求、培育体育产业,离不开体育设施的有效供给。要努力打造百姓身边健身组织和15分钟健身圈。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目前,公共体育设施的有效供给尚显不足。不时见诸新闻的“广场舞大妈与篮球少年争夺场地”就是一例。一些社区的公共健身器材存在老化损坏等现象,而传统体育场馆往往不对公众开放。有数据显示,仅27%的体育场馆完全向公众开放,14%的场馆部分对外开放。突破瓶颈,需要探索更加有效的体育设施供给方案。

开展全民健身、发展体育产业,应让体育产业更好融入城市经济。当前,体育消费占有的比重越来越大。有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总产出)为2.2万亿元。推动体育产业更好发展,作为基础设施的体育场馆需要加快扩大有效供给。城市住建、规划等职能部门有必要和体育部门一道,集体筹划,同向施策,从理念、政策、落实等层面,推动体育产业链和城市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实现运动健身和全域消费资源的有效衔接。

实现体育设施的有效供给,需要发挥好市场的作用,做好增量、盘活存量。最近几年,“体育综合体”的概念正在悄然兴起。一些地方以体育项目为引擎,实现对大型商场、餐饮、娱乐、购物等消费链的深度整合。同时,整合资源、盘活存量,做好废旧厂房、矿山、学校等“金边银角”的二次利用,也有助于破解城市里运动空间不足的老大难问题。

【重要切入点】

1.健康中国

没有健康,就没有小康;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健康中国的服务主体是健康人民,即健康家庭、健康社区、健康学校、健康企业、健康城市等;健康中国的基本内涵是人人参与,人人健身,人人快乐,人人健康,人人幸福;健康中国的总体目标是,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指标达到中高收入国家水平。

2.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

当健身日益成为人民群众生活的“必需品”,也就意味着相应的公共服务需要同步跟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供给,如果不能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条件有限遭遇旺盛刚需,会发生产生供需矛盾。

3.体育强国

如果说全民健身是群众体育的基础,群众体育也可以看做竞技体育乃至体育强国建设的基础和根本。离开了全面健身这个基础和根本,体育强国就无从谈起。为此要深化体育改革,更新体育理念,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

[精彩标题]

1.体育强国 满足人民健康幸福生活需要

3.“全民总动员”打造健康中国

3.全民健身,舞出时代律动

[精彩开头]

示例一

晨跑、广场舞、瑜伽、舞蹈、拳击、杠铃……时下,拒绝“宅”生活、“燃烧卡路里”成为休闲新风尚,“互联网+科技”引领健身新潮流。从城市到乡村,每个人都可以找到一方自己的健身舞台,拥有自己的健身节奏。

示例二

体育强则国家强,国家强则体育强。发展体育事业不仅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还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力量。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我们应当充分抓住机遇,全面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发展观,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快体育强国建设,通过体育保障民众身心健康,砥砺民众意志、凝聚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不竭的力量。

示例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中国成立70年来,体育事业取得伟大成就。体育既是国家强盛应有之义,也是人民健康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体育工作,谋划、推动体育事业改革发展,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

[精彩结尾]

示例一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奔跑迈向美好生活的全民健身正当其时,这是实现全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幸福生活的基础保障。我们要“全民总动员”,一起“动起来”,齐心协力擦亮全民健身这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国家名片。

示例二

既是朝阳产业,也是“慢火”产业;既处于最好发展时期,又面临结构转换的深度变革;既要以宏观视角把握产业升级的一般规律,也要洞察行业发展的独特阶段和环境。全民健身是幸福工程,也是民生工程,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体育产业的发展都非一日之功,必须沿着“高质量发展”之路,打下行稳致远的根基。

示例三

总之,对于全民健身来说,目前公众热情高涨,国家高度重视,机遇可谓前所未有;同时,相关短板仍然存在,各方理念仍需更新。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未来,需要体育界和相关各界抢抓机遇、趁势而上,开拓全面健身的全新篇章,为体育强国筑牢根基。

 

扫描左侧二维码或者手动搜索ynlxks,关注【云南公务员选遴考试】微信公众号。

热门推荐
公告预约
省份 *
姓名 *
电话 *
QQ
微信
备考平台
考前热搜
中公简介 | 中公荣誉 | 社会责任 | 媒体聚焦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支付方式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加入我们
Copyright©199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全国统一报名专线:400-6300-999 网校报名:400-900-8885 图书订购:400-6509-705
京ICP备10218183号-83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763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13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