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 > 遴选 > 备考资料 > 案例分析 >

2019云南遴选案例分析题:网络诚信建设

2019-11-15 11:45:21 来源:中公教育

【中公解读】

[权威论述]

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要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习近平

我们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习近平

各类企业都要把诚信经营作为安身立命之本,依法经营、依法维权。——习近平

对见利忘义、制假售假的违法行为,要加大执法力度,让败德违法者受到惩治、付出代价。——习近平

[现状问题]

技术更新,永远推动着人类福祉的前行。互联网至问世以来,产生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技术革命。如今,包括5G、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加速推广应用,不断催生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驱动新一轮技术变革和产业革命蓬勃兴起。

技术是把双刃剑。人们在享受着技术更新带来的利好之际,也因为网络空间一些不诚信行为带来了利益损害。网络谣言、虚假广告、虚假交易等不诚信现象在网络空间沉渣泛起,其传播渠道的裂变性使得很多网民都有过不愉快的遭遇。虽然说“中招”的是少数,但网络与生活品质息息相关,而美好生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是不容剥夺的人之权利。全民上网的时代维度之下,享有美好生活就需要大力建设网络诚信。这也是网络空间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

[原因分析]

信息时代之所以出现诚信缺失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从技术层面看,信息技术具有数字化、虚拟化、开放性等特点,借助信息技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多呈现符号化、超地域性、隐匿性等特征。这让人际交往似乎进入一个互不熟识、缺少监督的“陌生人社会”,从而使一些人放松或忽视了诚信自律,做出失信行为。

从利益驱动层面看,少数门户网站、自媒体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为最大程度攫取经济利益不惜当“标题党”,甚至传递虚假信息,恶意透支社会信用。

从体制机制层面看,相较于快速更新迭代的信息技术,诚信监督体系建设比较滞后,对失信者的威慑和惩戒还不够及时、有力,甚至在个别领域存在“牛栏关猫”的现象,从而让失信者有机可乘,造成诚信缺失问题。

扫描左侧二维码或者手动搜索ynlxks,关注【云南公务员选遴考试】微信公众号。

热门推荐
公告预约
省份 *
姓名 *
电话 *
QQ
微信
备考平台
考前热搜
中公简介 | 中公荣誉 | 社会责任 | 媒体聚焦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支付方式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加入我们
Copyright©199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全国统一报名专线:400-6300-999 网校报名:400-900-8885 图书订购:400-6509-705
京ICP备10218183号-83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763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13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