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 > 遴选 > 备考资料 > 策论写作 >

2019云南遴选策论文:人民有信仰 国家有力量

2019-07-30 09:40:14 来源:中公教育

编辑推荐云南省公选遴选交流群 :615756489

编辑推荐温馨提示:考生通过加QQ群、关注微信公众号“ynlxks”可以和更多考友交流、获取更多备考资料、免费视频课等资料哦!

【导语】云南中公基层考试网为方便考生进行公选遴选备考,为考生每日准备公选遴选考试资讯,报考指导,考试资料,考试模拟题等!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2015年习总书记在会见文明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代表时强调了“信仰”的重要性。信仰是人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撑,是一个民族的文明脊梁,是一个国家强盛的信念底气。然而随着社会转型,传统道德在现代社会失去了约束力,而现代精神文明建设力有不逮,带来了转型期的阵痛。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穿日本军服、将慰安妇老人做成表情包等现象产生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也折射出当下不少国民信仰的缺失。因此,重塑信仰是时代发展之必须。

  内化于心,让信仰成为人民心中的“知”。信仰是每个人根植于内心的心法,是对某种事物、观念、思想抱有的坚定不移的信念。习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除了党员干部,现在不少群众也出现了精神上“缺钙”的问题,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盛行,不良家风影响了后代子孙的言行,尊老爱幼、敦亲睦邻的淳朴乡风被财大气粗、凶狠霸道所取代。没有了价值和信仰的人民,精神开始空虚,行为不受约束,民风社风将会崩溃。只有让百姓知道什么是信仰,信仰有什么意义,才能让百姓认同、接受信仰,千万人的信仰凝聚在一起,就成了民族信仰。在这个价值多元化的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炼出了中国从古至今的精神核心,是凝心聚力的最大公约数。因此,只有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人民对信仰有所“知”,才能在人们心中建起对于道德和价值的准绳。

  外化于行,让信仰成为人民实践的“行”。知易行难,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通过宣传实现,然而让人们愿意实践却是难事。感人事迹、最美故事给人带了精神的食粮,洗涤了人们的心灵,可是擦干眼泪,这些事情却如一块漂亮的鹅卵石,荡起一层涟漪之后便沉沉坠入河底。与之相反的是,每一则儿童摔倒、老人讹诈的新闻出现在荧幕上,都会使人们心底的热度消失一分。只有每个人都能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形成信仰坚定的社会风气,而这就需要多方携手,共同创建。不仅需要每个人自发践行真善美,更需要全社会对“好人”多加关爱,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肯定,还需要有关部门能在制度和政策上予以保障,如多地出台的“好人法”。《河南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条例》中规定了见义勇为者的奖励和保障政策,“让好人有好报”是全社会共同的愿望。张猛同志先后多次被各级政府授予各类荣誉称号,既鼓舞了他继续行善事、做善举的热情,也影响着身边的人向他学习、从他身上吸取了精神养分。

  信仰是深埋于内心的价值观,信仰决定了人生的道路,也决定了国家的命运。在经济全球化、中外文化激烈碰撞交融的当代,坚定中国人自己的信仰,就需要坚持我们的道路自信、文化自信、理论自信。只有信仰坚定了,才能提高人民的心理承受能力,无畏国内国外的形势变化,积极做出合理应对。社会主义新时代,更需要我们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民信仰,创造国家力量。
更多相关信息请查看:云南基层公职考试   云南公选遴选考试信息

扫描左侧二维码或者手动搜索ynlxks,关注【云南公务员选遴考试】微信公众号。

热门推荐
公告预约
省份 *
姓名 *
电话 *
QQ
微信
备考平台
考前热搜
中公简介 | 中公荣誉 | 社会责任 | 媒体聚焦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支付方式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加入我们
Copyright©199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全国统一报名专线:400-6300-999 网校报名:400-900-8885 图书订购:400-6509-705
京ICP备10218183号-83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763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13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