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 > 遴选 > 备考资料 > 策论写作 >

2019云南遴选策论文:加快城市建设 彰显城市魅力

2019-07-12 11:30:02 来源:中公教育

编辑推荐云南省公选遴选交流群 :615756489

编辑推荐温馨提示:考生通过加QQ群、关注微信公众号“ynlxks”可以和更多考友交流、获取更多备考资料、免费视频课等资料哦!

【导语】云南中公基层考试网为方便考生进行公选遴选备考,为考生每日准备公选遴选考试资讯,报考指导,考试资料,考试模拟题等!

城市建设关系人民的安居乐业;关涉城市的发展潜力;关乎社会的长治久安,城市建设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城市建设并非一帆风顺,其中的沉疴旧疾不一而足:比如城市建设过度求新,千城一面已成常态;又如城市建设创意欠奉,痼障顽疾屡见不鲜。长此以往,城市居民的生活幸福感、未来安全感、社会归属感势必无从谈起。由此可见,必须跳出城市建设的窠臼,留住城市的文化底蕴和独特气质。

城市建设需要求“新”,与时俱进。“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习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字字珠玑、意味深长。的确,创新作为把握时代潮流、迎合发展规律的大趋势,亦是城市建设的必由之路、城市发展的题中之义。正如泾河新城茯茶镇,依托茯茶文化的基础上,把握城市发展动向,摸索时代发展潮流,创新打造以茶文化为中心的综合文化旅游基地,举办国学茶艺文化课堂,开辟丝路文化体验专区,打破文化景点发展常规,积极打造文化产业矩阵,树立特色新型城镇化典范。然而,“针无两头尖,蔗无两头甜”,反观多数城市发展模式,同质化、模板化已然成为发展下的新问题。如不改变,地方特色将被埋没、多样发展将成空谈。因此,城市建设需要在文明传承中“有破有立”,在深挖、保护、展示的过程中。更要谋求创新升级,由此擦亮城市独一无二的新名片。

城市建设需要守“旧”,把握根本。城市经过长期发展,其中创造的文化、沉淀的古韵皆为城市血脉、居民记忆、精神瑰宝,必须保护和弘扬。然而,在急功近利的政绩观、“快字当头”的发展观下,城市建设重外形轻内在渐成常态,“面子工程”不胜枚举,“景观工程”司空见惯,城市建设无一例外都是大高楼、新房子。这般的发展思路,势必以破坏老城风貌、拆毁传统建筑为代价,令人痛心。而郑州建设“世界历史文化旅游名城”的案例则令人眼前一亮。适时抓住历史机遇,大力宣扬大禹精神,利用华夏文明之根本,借助民族文化的优势,打造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可见,立足城市本源,依托传统文化是走好、走稳、走远城市发展之路的着重点。为此,各地必须积极挖掘文化、弘扬历史,由此突出城市特色,打造发展软实力。

“罗马并非一日建成”,现代城市建设也非一蹴而就,必须以“逢山开路”的决心、“遇水搭桥”的智慧,在建设过程中有破有立、求新求变的同时,也要坚守底线、立足本源。正所谓:进一步“长风破浪会有时”;退一步“一蒿松劲退千寻”,城市建设事关群众利益,必须常抓不懈、脚踏实地,绘制“路线图”、牵住“牛鼻子”,由此让城市建设在造福一方人民之时,也将中国风采淋漓展现。
更多相关信息请查看:云南基层公职考试   云南公选遴选考试信息

 

扫描左侧二维码或者手动搜索ynlxks,关注【云南公务员选遴考试】微信公众号。

热门推荐
公告预约
省份 *
姓名 *
电话 *
QQ
微信
备考平台
考前热搜
中公简介 | 中公荣誉 | 社会责任 | 媒体聚焦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支付方式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加入我们
Copyright©199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全国统一报名专线:400-6300-999 网校报名:400-900-8885 图书订购:400-6509-705
京ICP备10218183号-83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763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130052号